《我国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思考》
来源: 时间:2022-05-13 17:34
【 字体:大中小】
【 打印本页 】
全球灾害频发,印度热浪、南美洲洪水、郑州“7·20”特大暴雨等一系列极端天气的发生,也使能源和粮食安全受到严峻挑战。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各部门努力下,我国气象防灾减灾成效显着,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气象灾害损失占GDP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但我国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不足依然影响着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预见期,这也制约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气象预测方面,核心技术在现阶段依然短板明显,不能满足国家需求;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提高缓慢,遭遇技术瓶颈,异常台风仍然是预报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要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当前,地球系统相关科学、观测技术、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的发展与交叉融合,极大拓展了气象科技创新的维度与空间。构建无缝隙地球系统模式系统,实现前沿技术在业务中的应用,也是当今气象科技创新的核心任务。在气象与社会经济运行、专项任务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障等领域的交叉成为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趋势下,在十四五总体任务的布局下,实现极端气候灾害演变理论及气象灾害关键设备技术国产化、建立极端天气多尺度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和无缝隙预报系统、实现面向政府、行业等的精细化服务已成为我国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攻关目标。
相关内容 更多
-
《谈大型城市极端天气应对与管理
——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教训与思考》 05-13 - 《郑州“7·20”特大暴雨水灾典型案例剖析与反思》 05-13
- 《城市安全与韧性》 05-13
- 《我国极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思考》 05-13